2022年,蘇皖合作示范區管委會將心懷“一地六縣”宣城“國之大者”,聚焦聚力、唯實唯干,奮力推動“一地六縣”合作區建設崛起成勢。
在推深做實蘇皖合作示范區方面聚焦用力。嚴格按照國家發改委規劃批復,對照《三年行動計劃》確定的75項工作任務、37個重點項目,全面開展查缺補漏,持續強化調度推進,確保高質量通過國家發改委中期評估,全力打造省際毗鄰地區合作典范樣本。
在積極探索“管委會+平臺公司”方面聚焦用力。參照上海漕河涇產業合作區、長三角(湖州)產業合作區模式,聯合郎溪、廣德和市屬國有平臺,共同開發建設“一地六縣”合作區重點區塊,把“管委會+平臺公司”做大、做強、做實。
在高質量一體化合作方面聚焦用力。在對滬合作上,依托宣城生態資源稟賦,與上海方面共同打造長三角(安徽)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。在對浙合作上,聯合廣德經開區三期和長三角(湖州)產業合作區,共同打造長三角(湖州·宣城)產業合作區。在對蘇合作上,建設綠色智造產業園,打造蘇皖合作示范區(社渚-梅渚先導區)產業示范園。在市域聯動上,加快推進宣州-高淳、寧國-安吉、績溪-臨安等省際毗鄰地區發展。
在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方面聚焦用力。充分發揮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603基地、上汽通用汽車研發試驗中心牽引作用,承接上海溢出效應,全力打造長三角(宣城)航天科技產業園。靶向招引頭部企業、“獨角獸”企業,著力打造以航天航空為“內核”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,以宣郎廣寧為“主軸”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,以電子信息、新材料為“兩翼”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,在50億和百億級“引爆點”“壓艙石”項目上實現突破。
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聚焦用力。全力推進G50滬渝高速宣廣段改擴建工程,溧寧高速全線貫通,長高高速、杭合高速、寧杭高鐵二通道前期工作取得標志性進展,定埠港二期主體工程完工。加速推進浙皖示范大道、鳳凰山水庫、長三角“一地六縣”白茅嶺綜合服務中心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。
在政策爭取方面聚焦用力。積極協調省直相關部門,對照省“二十條”政策措施,參照對皖北地區的支持政策,分別制定對“一地六縣”合作區相應配套舉措,吃干榨凈政策紅利。
在協同聯動方面聚焦用力。保持和上海長三辦、省直部門、“一地六縣”兄弟縣市的緊密聯系,推動已簽訂的62個合作協議從“紙面”落實到“地面”,確保實現“3個1”工作成效,即:實施1個標志性項目、爭取1個關鍵性政策、取得1個突破性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