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以來,宣城市民政部門通過健全完善主動發現機制、簡化社會救助申請程序、發揮臨時救助作用和加強關愛服務等舉措,織牢織密困難群眾生活保障網。
宣城市深化“大數據+網格化”機制在社會救助領域的運用,依托社會救助大數據平臺與人社、醫保等部門開展數據比對、動態監測,及時對符合救助條件的低收入人群開展兜底救助或專項救助。同時,有效壓實基層主體責任,依托街道(鎮)民政工作人員、社區(村)社會救助協理員及社區網格員等開展全面摸排,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群眾納入相應救助范圍。
為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,該市對受疫情影響基本生活遭遇困難的家庭及個人,通過發放臨時救助金、適當提高救助標準等措施及時給予救助。對于受疫情影響存在重大生活困難的,采取“一事一議”方式確定救助標準,并適當提高救助水平。取消戶籍地、居住地申請限制,對受疫情影響、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,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暫時滯留的臨時遇困人員,由急難發生地所屬鄉鎮(街道)直接實施臨時救助,幫助其渡過難關。
宣城市還加強特困人員關愛服務,定期探訪分散供養特困人員,將生活不能自理的分散供養人員納入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范圍,確?;旧畈皇苡绊?。該市對進行封閉管理的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加強關愛照顧,根據特困人員不同身體狀況制定食譜,確保飲食健康,紓解負面情緒,做到隔離不隔“愛”。